分卷阅读152
“李木和稳婆那里,你都打点好了吗?”大夫人问道。赵元勋点点头:“李木杀了人,他必须要死的,刘大人盯着呢,谁也不敢保他。不过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还有李嬷嬷,都是被杖责后发卖。稳婆亦是如此。到时候我托人把他们卖下来,再给他们治伤,伤好后放他们自由,也算是履行承诺了。”大夫人道:“他们是魏氏手里的刀,虽说拿刀杀人的是魏氏,他们也不是完全无辜。不过他们毕竟帮了咱们,当初也说是保他们一命。如今这样做也不算失信于人了。”她叫人去厨房提了一份早餐给赵元勋路上吃,目送他离去。她自己草草吃了些点心,坐在桌前盘起账来。因为要分家,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收拢手上的产业和核对账册。担心让魏氏和赵元坤发现端倪,事情都是偷偷进行的,因此进程很慢,到现在都还没把账给算清楚。周嬷嬷心疼她辛苦,又想促进她跟许熙之间的母女感情,遂提议道:“不如请五姑娘过来看看。她在书院里应该也学算学,应该能帮到您。再说,姑娘十四了呢,也该学着理理账本子了。”“还真是。”大夫人笑道,抬头吩咐彩蝶,“去叫五姑娘来。”许熙听彩蝶说大夫人要叫她算账,二话不说就来了。书院是要开算学课的,科举要考呢。只是原先请的算学夫子生了病,书院便把课腾给其他夫子了。等算学先生病好回来,再把课让给他。所以至今为止,她还不知道这世界的算学是在什么样一个水平上。不过圣耀皇后的光辉照耀大晋,她应该把先进的算学带到这个世界来了吧?可到了隆裕院,看到大夫人的账本,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阿拉伯数字,没有先进的记账方法。看来圣耀皇后的光辉没有照耀到数学领域来;也或许,人家照了,只是大夫人朱氏没有晒到这抹阳光。上辈子计算机玩得溜,可算盘她是不会打的。“娘,我会心算,不会用算筹。我算一遍您看看对不对。如果对,我就用心算帮你算一部分,如何?”她道。大夫人叫她过来,也没指望她能帮忙。就像周嬷嬷说的那样,只是让她过来学学如何打理账本子。“行,那你算吧。”大夫人笑道。“我不打扰您,我到那边去。”许熙指了指旁边的角落。要是以前,大夫人没准还不乐意。可这是自家的崽,怎么作都没关系,大夫人有一颗老母亲包容的心。她不在意地道:“去吧去吧。”于是几个下人帮着许熙将一张八仙桌从屋子中间移到了角落里,还按许熙的要求放好。又搬了几本账本放到桌上。给她沏了茶,又上了一碟子点心。许熙坐下,后面就是墙,侧面对着窗,窗外风景独好;屋子宽敞,这里离大夫人有好长一段距离,私密性极好。只要不让下人来打扰自己,许熙用什么方法算账都没关系。把青枫打发走,许熙就照着大夫人的要求算起账本来。因为要教画画,这阵子许熙被关在馨兰院没事干,除了每天练字、背四书五经刷分,就是折腾画笔。这所谓的画笔,就是叫厨房用坚硬的杂木烧了一大堆的炭条;然后叫他们砍了小竹条,剖成两半后把炭条夹在中间,再用布条缠紧,原始的铅笔就应运而生了。做剥削阶级就有这点好处,自己动动嘴,下人跑断腿。许熙都不用自己动手,青枫、点绛、倚翠三人,用了几天时间就做出了一两百条这样的简易铅笔来。许熙知道要算账,就把铅笔带来了。用铅笔在纸上先把大写的汉字数字变成阿拉伯数字,再列方程式。不用几分钟,一页账目就算好了。大夫人用算盘正在那边拔得辛苦,一本账本还没算好,许熙就叫了一声:“算完了。”抬眼一看,她拿过去的五本账册就放到了自己眼前。“你是说,这些你都算过了?”大夫人诧异地问道。“嗯。”许熙道,“有八处错误。”“我看看。”大夫人把自己的那页算完,在旁边记了个数字,就拿过许熙做标记的地方算了起来。为了怕打扰母女俩算账,下人们都在外面侯着,屋里只有周嬷嬷一人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看到这一幕,她伸长了脖子朝这边瞧,似乎这样就看得清大夫人算的账目似的。“咦,还真错了。”大夫人将自己算的数字跟原账册核对,再看了看许熙算出来的数字,发现跟许熙的一样。她抬头惊喜地看了许熙一眼,翻到第二处错处,算了一遍。算完,她不知是放松还是惋惜地吐出一口气,对许熙道:“这处我算的跟你的不一样。”嗯,跟原账册上的也不一样。“那您再算一遍。”许熙对自己十分自信。她数学可都是考满分的。要不是她喜欢学设计,考大学的时候数学老师非逼着她报清华数学系不可。跟原账册的数字不一样,大夫人当然得再算一遍。第她把第二遍的数字报出来,就瞪大了眼睛——跟许熙的一样。这下,她心里已经服气了。等把八处错误都算完,她看向许熙的目光就熠熠生辉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带厚重滤镜的。要是以前,她肯定得问许熙是怎么算出来的。可现在,她都不用问。问也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我崽聪明。第175章绥平伯府穷啊她干脆利索地将账本往许熙面前一推:“这些你都给我算了。”许熙目测了一下,发现也就十几本账册,答应得也很干脆利索:“行,半个时辰内算完。”又问,“来得及吧?”古代字写得大,十几本账册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内容。“来得及。不急,慢慢算。”大夫人站起来,神清气爽,“我去看看你祖母。”许熙说是用半个时辰,其实根本用不了。只三刻钟的时间,她就把账算完了。算完这些,她又把大夫人写在总账本上的赵家财产看了一下,发现赵家倒是有田产二百顷,都零星分布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县里。除此以外还有铺子六间——她刚才算的就是这六间铺子的账册。赵家除了这些田产和铺子,账目上就再没别的财产了。一顷等于十五亩,二百顷就是三千亩田地,看上去似乎挺多。但古代广种薄收,田地产量不高,创造的价值不大。六间铺子做的是粮米生意,卖的就是自家田地里出产的粮食,生意不好不坏,收益一般。放在普通的人家,有这样的家底子,就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了。可绥平伯府是勋贵,为了撑门面,家里养了众多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