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他看了眼皇后和太子妃,她们也是一样的眼神,一样的担心。蔺琛被彻底忽略,只好退后两步,找了个闲适的站位,入乡随俗的一起数砖砖。包文直与他搭话:“老夫若去了你们的世界,也担当何职啊?”蔺琛问:“你现在担当何职?”包文直回答:“太子侍读。”蔺琛想了想:“助教?”包文直问:“几品?”蔺琛微微一愣,点头:“极品极品。”包文直:“……”门许久未开,太子朝余公公使了个眼色。余公公会意,作为皇帝跟前最贴心的掌印太监,每次龙颜大怒,都由他鉴貌辨色,再上去灭火。像这种不明情况的情况,也交给他就对了。余公公就凑到门边,对着门缝问:“陛下,密道有个储藏室,存了粮食与清水,老奴刚才看了看,都还能用,要不要给您泡壶雨前龙井?”须臾,小皇子开门出来:“一壶雨前龙井,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点心。”这条密道除了能逃命之外,还有避难的功效,储藏室里清水、粮食都会由心腹定期替换。在本朝,就是由掌印太监负责的。余公公答应了一声,领命去了。蔺琛想到小皇子找皇帝大概谈去留的事,只是看他的表情,却猜不出刚才他们到底谈得好不好。太子将弟弟抓到一边,严厉地指责了他未经通报,擅自闯宫的行为。小皇子蔫蔫地听训。蔺琛偷瞄了好几眼。太子立刻瞪过来:“蔺老板有何见教?”大有“你是不是心疼”了的意思。但看他的表情,无论蔺琛回答是与不是,大概都会被畅快淋漓得怼一场。蔺琛还不至于小气到小黑粉被亲哥哥说两句,自己就一副天塌下来般难以忍受的地步。他只是……闲极无聊,缺乏娱乐,所以看看热闹。小皇子目光幽幽地望过来。蔺琛:“……”好吧,还是有点心疼的。蔺琛说:“我只是好奇桑桑为什么跑得这么急。”太子脸色一变:“放肆!桑桑也是你叫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父子三个都姓桑,刚刚蔺琛喊的时候,他浑身都激灵了一下。蔺琛后知后觉地发现了问题:“……”不过太子说归说,对蔺琛提出的问题也很好奇。他不能打听皇帝的事,但问问弟弟还是可以的:“你见父皇,所为何事?”小皇子将他拉到一边:“我有办法可以把匈奴人赶走!”太子立刻认真了起来:“什么办法?”小皇子说:“我从另外一个世界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可以制造热武器!”“何为热武器?”小皇子朝蔺琛招招手。蔺琛走过去。小皇子说:“我想给哥哥看看枪。”当时发放装备的时候,大佬没有给他枪。蔺琛便从靴子里拔出来给他。太子盯着:“如此精致小巧,有何作用?”小皇子便拿着枪解释。太子听说它不用费臂力就能射出五十米远,里面还藏了十二发可以连续发射的子弹,不由震惊:“此物可易制造?”小皇子叹气:“不大易。”别说在这里不容易,就算在另一个世界,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想造就能造的。太子身为执政者,倒很理解:“如此威力,若能轻易制造,岂不天下大乱?不过既然不易制造,又如何用来驱逐匈奴贼寇呢?”“枪是不容易,但可以用火药造土地雷、土炸弹。我查过,别看它们土,也颇具威力。”小皇子形容了一下地雷和炸弹。太子听完,第一反应是:“若有一日,你那个世界要侵吞大越,简直易如反掌。”“放心,他们并无此意。”小皇子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敲着印章的国书。上面写明了现代世界对大越世界并无觊觎之意,只是想搜集资料做些研究,绝不打扰他们。如果大越愿意配合,他们还可以与他们交流粮种。太子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想象完全建立在蔺琛这个人和救过小皇子这两项,如今看了国书,倒满意地点了点头:“倒也是礼仪之邦。”余公公煮了茶,除了皇帝,其他人也都分了一份。大家都累了,余公公和茹嬷嬷几个就拿出了丝绸锦缎,铺了几个地方,皇后与太子妃去了储藏室休息,其余人就在走廊凑合。蔺琛捧着热茶,坐着丝绸,靠着砖墙,看着左边的太子,以及太子左边的小皇子,觉得人生呀……真是啥事都能有。这一天过的,只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虽然密道环境一般,但胜在安静。蔺琛精神慢慢松懈下来,然后就沉沉地睡过去了。太子和小皇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主要是太子单方面的套话,聊着聊着,就发现右边的肩膀一沉,一颗讨厌的脑袋就那么靠了下来。他立刻伸手去推,被小皇子拦住了。小皇子可算逮到机会了,立刻编了个借口:“他睡相不好,我与你换个位置。”这可捅了马蜂窝。太子冷着脸问:“你怎么知道他睡相不好?”小皇子:“……”小皇子说:“现在看到的。”太子眯起眼睛,似乎在掂量这句话有多少即兴的成分,两人正用眼神用意志互相试探,密室的门突然开了,皇帝站在门口,对他们俩招了招手:“你们进来吧。”密室里的油灯有些微弱,余公公进来添了点油。皇帝拿起一本本子,递给太子,说:“这是你弟弟从另外一个世界带来的。”太子看了小皇子一眼。小皇子微微点头,承认了这本子上记载的内容,包括了他之前说过的火药。太子翻阅起来,越看越惊心。里面何止有什么热武器,竟然一些闻所未闻的治国之道,什么君主立宪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而他们的制度竟然被归为封建主义,还要推翻?!“简直胡说八道,大逆不道!”太子说着就想摔本子,皇帝平静地说:“看下去!”太子只好继续看。皇帝也不催,等他完全看完了,平静了,开始用理智思索了,才问道:“你怎么看?”太子此时的思维已经回到了储君模式:“倒不失为……一条取胜之道。通过此举,可以拉拢各地世家。我朝开国以来,大肆分封诸王,以至于成了如今尾大不掉的局面,才有了康王瑞王抗旨不遵,袖手旁观的结果。”皇帝说:“这条取胜之道,要准备多少年?”太子认真分析。从如何大量制造火药,到说服哪些世家,再从哪里东山再起……“若是一切顺利,十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