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何人在祈雨?
“试卷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这书科答卷专人快马送来,我便直接让你送到了考房,你半道可有差池?” 柳师爷有些焦头烂额,说道“哪里敢啊。大人吩咐的事情,我岂敢耽搁,这书科考卷我是亲自交到苏云手中,都不敢让人代发。” 宋子文从后厅径直来到前厅考房,走到苏云面前。 一看到本县学正来了,几个巡考官吏纷纷围过来。不仅如此,考房之中的学生都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并非是做了坏事的紧张,而是一种很自然的紧张…… “上面没字?见了个鬼,这是怎么回事?” 苏云说道“我也不知。这题卷我打开就不见一字,我以为是发了稿纸,试题还未发下,就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可还是不见考卷发下,我才询问了巡考的大人。” “学正,苏云所言属实。” 宋子文仔细打量了一眼这张奇怪的考卷,喃喃自语道“今年天院的人又玩什么花样?该死的,还不来巡考,这个节骨眼,问谁去?” “你先坐下来。此事事有蹊跷,可能这考题就在纸上,你仔细找找,我差人去邻县问问情况,看是错印漏印了,还是试题本身就是如此。” 苏云目送宋学正等人远去,坐在坐位上一脸无语,看来这不是宋学正的“疯狂暗示”啊…… “你,快去派人到焦县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今年有好几个考书科的子弟。” 柳师爷绕到宋子文身前,“大人,且慢。” “且个屁慢啊!来回一个时辰去了,再晚黄花菜都凉了!” 柳师爷捋须笑道“大人我看得出来,您这么维护这位考书科的子弟,除了昆县的颜面之外,更多的是对这天院巡考消极敷衍的不满。” “是有如何?” “您想啊,即便问来了。您真觉得这没有渊源家学,又无师长提携的寒门子弟,就可以考上书科?届时丢脸的,还是大人您啊。” 宋子文皱眉,说道“那你的意思……” “既然这是一张白卷,本县巡考又消息懈怠。那么到时候苏云考不上,我们就可以将责任推之于……” 宋子文惊呼道“他们身上!” “不错。大人您还记得大前年书科那惨痛教训么?” 宋子文略略思索,说道“本官记忆犹新,这群天杀的,居然拿这么大的石碑当考卷,还不允许应试者用笔,要用刀刻,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来的本事刻出碑文来,能划拉几条划痕的人都没有!” “正是,所以大人,本次白卷之题,也未尝不是正常情况,总之,不去问,比问对大人您更加有利不是?您倒是便说苏云之所以没考上,皆是因为巡考官不曾下县巡视,未明题意。” “妙哉!妙哉!届时本官要好好参这天院巡考一本!” …… …… 苏云喊宋子文过来,只是想确认一下,这到底是谁搞得名堂。苏云拿到卷子的时候,一度怀疑自己的试卷是不是被调包了,看到宋子文等人都不像是在演戏说谎的样子,那苏云就可以放心了…… 如果真是一张空白的卷子,那么当然有空白的答法。 苏云拿到卷子,最先感觉就是摸上去不一样。上午答题采用的宣纸,脆而薄,轻弹有声,而下午拿到的卷子,纸张不仅厚,而且纸的纹理有些古怪! 古人造纸,可没有现代这么高科技的技术,能够将纸造得光滑亮白,平整均匀。老祖宗传下来的造纸术,在天启大陆一样如此,都是将煮好的纸浆倒入缸内搅匀,再用捞纸的篾席,将湿的纸捞出,最后晾干,所以宣纸的纹路上都会留有篾席上的横竖纹理,当然细微之处,纸浆原本未捣碎煮烂的材料,也会呈现出一定纹理来。 可是这张纸不同,与其说其他纸都是捞纸匠人手艺的体现,那么这张纸,就有些粗制滥造,如同“草纸”一般,纹理很不规则。 显然,这是一张很“捞”的纸! 苏云静下心来,仔细看着纸面上的纹理,寻找着答题的线索。 一些靠近苏云考房的应试学生,看到苏云顶着白卷发呆的样子,从之前宋学正等人口语中听出点东西来,也是轻蔑一笑。这就是自不量力,要考书科的下场啊,又疯了一个。 书科二试就是这样,让人绝望,让人摸不着头脑,也只有那些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才能窥得窍门。 苏云盯着考卷发呆了有一炷香的时间,巡考的考官都来回走了两趟了,见到苏云只字未动,也是不禁叹惋,书科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考的啊。 苏云看了许久,终于是拿起了笔,在试卷的一角,尝试着落笔。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沾纸即染的水墨,居然在白卷上留不下任何的痕迹。 苏云瞳孔一缩,又随意地尝试了两笔,依旧如此。他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果然不出所料。考卷的题目,就是“书理”! 这张纸不知道经过了什么特殊处理,一般情况下根本留不下任何的痕迹,唯有找到敲门,才能留下痕迹。 苏云不禁联想到之前陆九言所说的石碑刻书以及力透纸背的历年试题,现在看来,无论这书科二试的题型如何改变,考的都是同一个内容——书理。找到出题者设置在试卷上的书理,这便是解题的第一步! 苏云在砚台上舔了几下笔尖,顿了顿。 既然找到了题目,那么接下去便是解题了。 最简单的方式,那便是顺着出题人设定下来的“书理”,去完成需要解答的内容,也就是“顺理成章”。只不过苏云觉得,问题的答案,不应该就只有这么一种。这是不是上午的填空题,需要你一板一眼地照“抄”不误,既然是开放题,那么谁答得妙,谁就能金榜题名了。 “既然是考‘书理’,那么我就用书理应之。” 汉隶自然有汉隶的书理,可繁可简,若是写得太多,苏云觉得以他现在对汉隶的掌握程度,难免有纰漏和瑕疵,而且考试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更何况这卷子也没有字数要求。 苏云运笔。 汉隶与一般的楷书起笔不同,讲究逆入。 就好像是在抽刀之前,先朝后蓄势一顿,这种起笔方式,就是隶书的书理。 苏云笔尖在纸上平稳拉开,与纸上设定的纹理相互抵抗。虽然苏云并非书法大家,但纸上设定的纹理也非什么圣人笔法,所以苏云在缓慢运笔之后,终于成功落笔! 脂砚斋的笔好就好在它的笔肚圆润,弹性十足,能够让用笔者有力可施,正好合适苏云将隶书厚重的味道写出来,一顿一拉之间,八个大字跃于纸上,古朴大气,厚重有力! “蚕无二设,燕不双飞!” 这便是汉隶的书理,也是苏云能够掌握和窥探到的真谛。 所谓蚕头,是汉隶主笔的起笔式。 所谓燕尾,是汉隶主笔的结笔式。 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主笔立定,为其余笔所拱向,此字必精神团聚,犹如众星拱月、万象生辉! 笔落,纸上墨韵直冲云霄,整个考房都风起纸扬。那些儒生们看着颤抖的墨水,惊恐地自语道“这是地震了?” “怎么回事?为何我感觉到我的笔在抖?” 这些儒生自然看不到恢宏的墨韵自苏云考房之中喷薄而出。 苏云感觉到一股精纯的墨韵从纸间射入眉心。 那神秘的黑色巨石上暗金色的大字微微发亮,更多了一分神采。同时,这股精纯的墨韵,也流向苏云的四肢百骸,原本有些枯手的手笔,虽然没有夸张到瞬间化身肌rou猛男,可似乎更加得有力了。 这……便是书法的力量吗? 苏云惊讶地看着自己身体的变化,自己难道已经成为童生了?这都还没放榜,还没赐书位,就成了? 这一异象,来得猝不及防。 昆县考院上空汇聚了一团漆黑的墨云,隐隐还有雷声。刚刚还晴空万里,刹那间居然下起了下雨,惹得在外面陪考的众人纷纷找屋檐避雨。 “什么情况?” “这是……” 在后厅喝茶的宋子文也看到了异象,推窗而看,惊得茶盏落在了地上。这一幕,他想起了当年在颍州贡院考取举人之时,也是如此天地异象。 只不过,那时的主角,是那些墨韵灌顶,书成法度的书科举人们,而他们,只不过是贡院里的陪衬。 宋子文回过神来,忽然瞳孔一缩,难道…… 有书道高人在我昆县渡劫?! …… …… 坐镇焦县的天院巡考手捧热茶,望向昆县方向,目色有些凝重。 “笔髯翁,怎么了?我看您一直注视着窗外?”院吏口中的这位笔髯翁,来自天院,是一位秀才公。儒生秀才,或许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但是书科秀才,那可就吃香了。虽然当不了什么一州州牧这样的大官,但在天院任职,还是无比轻松的。 当然,并非是那个天启大陆至高无上的天院,而是宁国国立天院,专门负责书科选拔人才的一个机构。 至于“那个”天院,还没工夫派人来监管这小小的县考。 那位老者喝了口茶,笑道“没什么。对了,你们颍州今年干旱很严重么?” “没有啊,今年风调雨顺,笔髯翁为何如此问?” 老头指了指那天际之上的黑云翻墨,说道“有书理成法的高人,正在昆县祈雨呢,你说为什么?” 那位陪考官一脸懵逼,转而又觉得此事不太对劲,说道“不对啊。笔髯翁,眼下都是隆冬时节,就算大旱,哪里来的农作?也没人会去祈雨啊。是不是您看错了?” “看错了?”这位老者听焦县陪考的院吏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 “成了!笔髯翁!笔髯翁!” 焦县县里手执书卷,兴奋地跑过来。 “黄县令为何如此失态?” “笔髯翁,刚刚收上来的书科考卷,本县蔡岚,结字成功,您看今年是否可以金榜题名了?” 笔髯翁看了一眼白卷上歪歪扭扭写着的那个“蔡”字,点头道“心智坚定,居然能够结字成功,今年书科童生之位,倒是有他一个了。” 焦县县令目光含泪地激动道“本县……终于要出一个书法人才了吗?!” 这位县令眼泪汪汪,情绪激动地说道“今年的试题真是太难了,本官方才粗粗一阅,能结字成功的,也就这蔡岚了,故此失态了,还望笔髯翁见谅。” 那位天院巡考目光慈祥地笑道“无妨,黄县令,不知道邻县可有书法世家,老朽想去拜会拜会。” 那位举着考卷仰天长啸的黄县令一愣,“哪个邻县?” “昆县。” 黄县令摇头笑道“昆县?昆县考书科的都要绝种了,哪里来的书法世家?” 老者喃喃自语,“这就奇了怪了,到底何人在祈雨?”